Random Post Random Post
Search
Search
pensive ethnic student with workbook on chair

[投資理財] 買房還是租房好?

不同於SARS期間,最近COVID-19疫情房市反而非常火熱,最近很多網路上買房文變多了,到底買房比較好還是租房比較好呢?最近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以下就我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大家分享,建議大家還是要以個人狀況做思考與調整。(原文完成於2020/12/10)

2022年再對本篇文章做第二次更新。更新主要為自身狀況更新。

租房與買房的比較(一般情境)

首先必須比較買房與租房的機會成本:情境為南部大城市熱門學區房地產,租屋與買房的比較。(當然每個人買和租的物件不同,所得稅率和投資項目也不一樣,這部分可以自行調整)

買房情境

  • 買房總價:750萬
  • 頭期款:150萬
  • 貸款利率/年份:1.5%/30年(無寬限)
  • 每月貸款還款金額:20707/月 (本金13000+利息7500左右)
  • 裝潢家電費用:50萬/次(節儉派)
  • 每月管理/維修/稅金費用:3000元/月(稅金不確定,應該少算了)
  • 不買房的機會成本(頭期加裝潢):11667元/月(算放美股SP500 7%)
  • 房屋增值:18750/月(假設為3%)
  • 房貸抵稅:7500*20%=1500/月

總計成本:7500+3000+11667-13000-18750-1500= -11083

租房情境

  • 租金:20000/月
  • 不買房的機會成本(頭期加裝潢):11666元/月(算放美股SP500 7%)
  • 租金抵稅:10000*20%=2000 (但很多房東其實不給抵稅,這自行斟酌)
  • 以上是假設同一地點,但是如果不同位置就要考量其他通勤與時間成本囉!

總計成本:20000-11666-2000 = 6334

以下這樣計算買房似乎比較划算,但是如果改變其他變數,又不見得是買房划算。其他租房還要考量租金變貴,或是房東趕人搬家的成本等等。

結論就是,如果你想買房的地方房價貴,租金投報率低(例如:台北),且你自己投資報酬率很好,那就是租房無誤。反過來,就是相反。建議自己把自己的情境用excel帶入試算看看!

投資眼光精準情境

如果真的如上述,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投資客呢?為什麼川普能靠房產起家?

如果投資眼光精準,買入天龍國的老公寓,貸款貸到滿八成,寬限寬到最大2-3年。簡單整理出租(請參考youtube租客的影片),租金投報率3%(南部更高),扣除利息1.31%以後,看似只有1.69%,但是別忘了房貸是五倍槓桿啊!所以投報率會是(3%-1.31%)+3%x4=13.69%。當然還有維護與管理費用等等需要計算。

寬限期過了以後,如果房價漲很多可以獲利了結(有房地合一2.0後短期進出會比較少),也可以先繳個1-2年本金再增貸,或是轉貸繼續寬限下去…….。

但是以上這些並不適用在自住按時還本+利的一般小百姓。

目前房地產的基本面

目前房市火熱,主要是因為全球央行多在資金寬鬆,利息降低,且台灣持有房屋成本一向相對低,且華人觀念為有房斯有財,所以即使目前央行有祭出一些措施,整理目前網路上搜集資訊,房市應該還是會溫和向上漲。

2022年更新:回頭看,房市其實在爆發式增長……。

自己的背景狀況

我與我先生都是三十後半,小家庭預計明年加入新成員後共有四人。原生家庭,婆家只有一名長輩公公(婆婆過世),娘家有父母兩位。雙方長輩與小家庭成員都有基本保險。雙方長輩都有基本退休金或是工作收入,唯有公公年輕幫人作保有負債,但已做債務整合(每月扣薪)。小家庭需支出雙方原生家庭孝親費用(娘家當買房預備金,婆家則是定期轉入自由使用)。

長期考量移居南部大城市,因為職業性質工作不難找,但是南部的房價與物價相對友善,預計南遷可以提高儲蓄率。且長期生活型態,期待能居住在鄰近生活縣市相互支援,但不同住。因此,需要3個居住空間(自己/娘家/婆家)。姊姊也居住在同一縣市,平常可以互相支援。

考量需求:

  1. 小家庭:需要2-3房,長期3房為宜,直至小孩長大至大學外出就學,或許可以改成兩房自己住即可。目前以租房為優先,因公司租房租金可以抵稅且實際租金低於市價(約50%),所以經過以上試算後租房划算,決定先不買房而是先做退休金投資安排。如未來資金充足也可考慮買房,或是如果雙方長輩年事高過世,再將兩間老房賣出,買入自己要住的房子。
  2. 娘家:需要兩房,偶而娘家弟弟可以來暫住。唯有娘家媽媽有畢生願望『住新房子』且不要被爸爸干預裝潢的事,因此租屋可能性為0。這部分會由歷年預存好的孝親費支出頭期款,媽媽會支出100萬(以往其他姊弟買房也有同樣金額的幫忙),往後房貸就以孝親費用做支出。購買區域以能兼顧綁小孩學區為優先,購買名字因為為獨資,所以會綁自己的名字,避免未來繼承爭吵疑慮。
  3. 婆家:如同意南遷,需要兩房,偶而婆家小姑可以來住。老公說可以暫時先租房觀望。如要買房,可以賣出北部老公寓,舊換新(原本都市更新告吹很可惜)。以目前市價,應該可以無痛轉換,只是因為考量負債,所以房屋應該還是會綁老公名字。

2022年現況更新

  1. 小家庭:需求一樣是短期2房長期3房。差別是公司宿舍需要排隊,換言之至少移居後的一年內很難排到市價租金以下的宿舍(甚至可能排更久)。因此,買自住房的急迫性可能會大幅提升。再次驗證計畫比不上變化啊!!!
  2. 娘家:入手小三房新成屋實品屋。2022年初交屋。看這房價高漲,農十六遠雄預售屋喊五字頭。真心慶幸2021有入手。(還好當初沒有聽長輩說要慢慢看)
  3. 婆家:入手中古屋(二房可改回三房),地點佳,目前看實價登錄漲幅至少有10-15%,待周邊建設陸續完成,以及建設公司新成屋完工,應該還會把房價網上帶。

理智上清楚情況已改變,沒有公司宿舍就會變成『租不如買』現實是頭期款要再度硬擠出來並不容易(可能需要貸款➕梭哈),且現在中古屋也非常搶手(新成屋太貴)。但辦法總是想出來的,未來得一邊看房一邊努力存錢加找錢了,看能力在哪邊就先買多少吧,不能一步到位也沒關係。原本計畫是慢慢投資,五年內再存錢買真正自住房,但是情況改變就且戰且走,看看能不能激發自我潛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