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自己進入職業倦怠期,因為不僅僅是因為生理疲倦而是感到倦怠,更多有心理上的疲乏,因此就針對這個議題做了一些思考。
工作性質
我的工作是在基層醫療單位工作,實質上是受雇者(非老闆),上班時間固定時間,假日需要輪流上班,有時會有延遲下班或是臨時多餘的工作或是會議。大致上工時每週約40小時上下,通勤時間為30-60分鐘不等。薪水為基本薪資加上獎金。在這個單位,目前工作5年多快滿6年。
關於職場倦怠
因為有這樣的感受,我決定釐清並思考一下倦怠的原因,因此我在網路與其他課程中搜尋關於職業倦怠的資訊,發現有工作倦怠量表。這份工作量表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hristina Maslach及Susan E. Jackson 編制。以下簡單分享職場倦怠的大方向:
- 情緒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就是俗稱的心很累,感覺很累不想承擔責任,對事情沒有熱忱。
- 去人格化 Depersonalization :以消極冷漠態度對待同事與客戶,覺得自己不是人,也不把別人當作人看。例如:醫師常實習時期自稱為『路障』『狗』,或是現在有些年輕人會自稱『社畜』。
- 個人成就感低落 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對自己有消極負面的評價,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現階段的自己大概是處於情緒衰竭階段。我老公大概是以上皆是吧。
80/20法則
參考『每週工作4小時』裡的提問,這兩個提問非常適合現在的自己回答:
問題一:80%的問題與苦悶是哪20%所造成的?
我的倦怠來自於以下幾點:
- 家庭與工作的衝突:夫妻兩人工時與工作時段不理想。我總工時尚可,但是經常需要假日上班。我老公工時超長,經常需要加班,且假日也必須出勤。先生實際有品質地陪伴小孩的時間相對有限,而我在假日出勤也會有類似的矛盾。
- 休閒與工作的衝突:實際工作時間尚可,但是時間零碎,很難兼顧家庭學習與休息。且因常要假日出勤,兩人同時放假又不需要回長輩家的時間非常稀少,假日只想在家恢復體力(或是老公趕報告,我顧孩子)。
- 無意義的瑣事:部分工作因沒有得到充分授權而效率不彰,建議老闆能簡單自動化並改善的流程,多年下來也沒有改善。形式上但無效率的開會與文書作業雖不算太多,但卻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報酬與勞務逐漸不成正比:早在疫情之前2019下半年,增加工時後換算時薪反而更少。如今疫情穩定後,情況依舊沒有改善。相較過去時薪平均減少15%。
- 工作成長性有限
問題二:80%的期望與快樂是哪20%所造成的?
- 薪資收入穩定:雖然時薪相對變少,但是工作穩定不擔心失業。
- 相對有彈性:原則上還是能請假(小孩停班),平均年休可以請假14天左右(只是沒上班就沒薪水),最長的假大概就是一個月(生產時)
- 能夠幫助他人:工作為醫療業,這部分比較容易取得成就感。
應對職業倦怠的方法
以下一樣分享我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僅供參考,因為每個人的倦怠原因不盡相同。
- 嘗試改變:從自己能改變的部分做修正(小改變)。
- 尋找內在的熱情
- 做擅長的業務
- 向他人學習
- 自我肯定
- 換新工作
以後有找到資料會再繼續補充。
階段性心得
經過以上的思考以後,我前幾天跟我老公說,我發現這份工作相對有利的優點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
- 收入穩定:因為穩定投資有基本被動收入,且一年後老公階段訓練完成,現金流量會再增加。現金流量穩定前提下,其實我們夫妻倆是可以考慮一起減少工時(減少賣出的時間與注意力)。
- 相對彈性:減少工時後,時間的彈性自然能夠出來。且我們的工作性質,只要不要挑惕願意賣肝,其實要再走回頭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 幫助他人:這點在同性質的其他單位也能夠滿足。
經過以上思考,目前我們夫妻有可能會在1-2年內離開現有工作,並考慮移居去其他生活消費相對低一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