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位小孩子,所以在聽書時,有時會我挑選和教養有關的書,但常常聽完書了以後,也對自己有更多的反思。
教孩子釣魚,而不僅僅是給他魚吃
教孩子如何積極樂觀,首先需要不要過度保護孩子。關於『自尊』,有兩種層次『感覺滿意』和『表現滿意』
- 感覺滿意:認為自己有權力高興和享有努力之後的成果。
- 表現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日常表現。
華人父母常常會出手幫忙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感覺滿意』。但是,經由『表現滿意』得到的『感覺滿意』才是真實的滿意。由父母出手幫忙的並不是真正的滿意,而是讓孩子習得無助。也就是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是需要陪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事事代勞。
建設性的批評
不要給予孩子用『永久性的標籤』去指責孩子,比如說:你每次都在搗蛋,真是個壞孩子。這樣的說法,會可能讓孩子以消極的方式看待自己和看待未來的挫折。
例如:我的孩子在學校連續兩天午睡都尿床了。
- 錯誤的方式:你每次都尿濕睡袋,要講幾次你才會知道,媽媽每天洗睡袋很累你知道嗎?(每次都尿濕睡袋並不是事實)
- 修正的方式:媽媽聽老師說你今天也有尿濕,但是你以前都沒有尿濕睡袋,我們下次在睡午覺之前記得先去上廁所尿尿,這樣就比較不會又尿濕睡袋了,好嗎?(強調尿濕睡袋的問題是偶發的,強調他以前做得很好)
恢復樂觀SOP
教導孩子在感覺沮喪時,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學會反駁自己的負面想法,找找其他的可能性。書中有提到要如何說小故事引導孩子,這個部分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可以去找書出來看喔^^。
這樣的方法也很適合使用在大人身上。在coursera的課程『幸褔美滿的一生』裡面也有提到,當遇到挫折時,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同理』,也就是跳脫出來,想像是自己的朋友遇到困境,你會怎麼跟他說?
心得
在成為人父母時,我經常會有覺得茫然困惑和沮喪的時候,也經常會沒有耐心的出手干涉。但感覺迷失時,我會翻一些教養相關的文章和書籍出來閱讀,重新整理思緒後,就會更有信心能繼續向下走。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或是未來的自己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