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 Post Random Post
Search
Search
woman wearing black camisole

[閱讀心得] 萬幸我還活著다행히도죽

韓國作家金叡智用圖文的方式記錄下自己面對社交恐懼症的過程。從一開始的厭世甚至想輕生,到尋求身心科治療的撞牆期,之後找到合拍的心理醫師,回歸生活後沒多久症狀卻又再度找上門來……。

人生總是有失意的時刻

每個人的人生總是會有低谷的時刻,或許是對社交恐懼,也有可能是對其他情境感到焦慮。那個人可能會是自己,也可能會是身邊的家人或朋友。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其實並不會讓人覺得全程很沈重,反而會有從第一人稱視角去看著作者如何穿過那看似無盡漫長隧道的過程。對於處於低落時候的自己會有幫助,對於失意的親友也比較能去同理。

反思醫師的角色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所認知的身心疾病有部份是因神經傳遞物質的失衡而出現狀況。因此,醫師往往會很直覺的使用藥物去『對症下藥』。但是,作者在書中提到以往的醫師沒有耐心聆聽他的狀況與苦惱,開了很多藥物給他,自己卻不清楚藥物的作用,對於醫師沒有信任感之下,自然服藥的依從性也不好。

到了後來作者第二次發病後,他更有經驗也更有意願去理解甚至深入了解這個疾病,他把身心科醫師定位成『開藥』的醫師,所以沒有耐心也無所謂,他的苦惱會再另外去找『心理醫師』。客觀上,藥物對於作者後續病情改善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作者的主觀上,或許是『心理醫師』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了他一把。

許多身心科的藥物需要2-4週的時間才會有效果,但是在效果出現之前會先有副作用。這對已經處在心靈生死邊緣的來訪者,其實是非常痛苦的,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已經岌岌可危了,醫師還要我忍耐2-4週呢?來訪者腦袋裡的大象已經瀕臨完全失控,他更需要有人『馬上』幫幫自己,而不是告訴自己再等藥效發揮。

反思醫療的體系

其實很多身心科的患者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就到身心科就診,往往焦慮憂鬱甚至恐慌的患者也很容易會被視為麻煩人物(沒太大效益)。但是,如果可以再往深一點看,就會看到患者背後可能還有家庭和愛他的人。但是,很無奈的是,這個醫療體系並不夠支持這樣的事。我以前待的一般科診所,我可以花5-10分鐘看完一個病人,但是有身心需求的患者往往一談就是30分鐘起跳,而且還要扛著來自老闆/同事/其他病人的壓力(看太久)。

其實,這些類別的來訪者的心理急救需求是可能存在的,只是這個需求是不是一定非要由『醫師』去做滿足呢?還是可以由醫師開立『心理』轉介單和『藥物』處方簽,讓患者既可以『用藥』又可以『醫心』呢?但是,國內的心理諮商資源還是相對不足的,這一切又與健保資源有限有關了XD。

我的心得

這本書『萬幸我還活著』我很推薦給醫療從業者以及一般人來看,即使醫療體系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只要願意,我們都可以當別人生命中的防火牆,及時拉住別人或自己一把。或是至少可以更理解身邊那個焦慮憂鬱的親友甚至是自己。

如果你剛好也覺得人生很難看不到盡頭,或許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力量,陪伴你穿越狹小陰暗的隧道。